数据库复习

sterne 发布于

STERNE

STERNE

SDUer,大一入门,大二入土,大三老东西!

63
1
20
TOC
  1. 1. Chapter1.绪论
    1. 1.1.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1. 1.1.1. 1.1.1概念
      2. 1.1.2. 1.1.2历史
      3. 1.1.3. 1.1.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 1.2. 1.2数据模型
      1. 1.2.1. 1.2.1两大数据模型
      2. 1.2.2. 1.2.2概念模型
        1. 1.2.2.1. 基本概念
        2. 1.2.2.2.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3. 1.2.2.3. 实体-联系方法(E-R图)
      3. 1.2.3. 1.2.3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 1.2.3.1. 数据结构
        2. 1.2.3.2. 数据操作
        3. 1.2.3.3. 完整性约束
      4. 1.2.4. 1.2.4常用数据模型
      5. 1.2.5. 1.2.5关系模型
        1. 1.2.5.1.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1. 1.2.5.1.1. 实体完整性
          2. 1.2.5.1.2. 参照完整性
          3. 1.2.5.1.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2. 1.2.5.2. 优缺点
        3. 1.2.5.3. E-R模型到关系模型转化
    3. 1.3. 1.3数据库系统结构
      1. 1.3.1. 1.3.1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2. 1.3.2. 1.3.2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
        1. 1.3.2.1. 内模式(存储模式)
        2. 1.3.2.2. 模式(逻辑模式)
        3. 1.3.2.3.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3. 1.3.3. 1.3.3数据库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1. 1.3.3.1. 外模式/模式映像
        2. 1.3.3.2. 模式/内模式映像
    4. 1.4. 1.4数据库系统组成
      1. 1.4.1. 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2. 1.4.2. 软件:DBMS
      3. 1.4.3. 人员
        1. 1.4.3.1. 数据库管理员
        2. 1.4.3.2. 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
        3. 1.4.3.3. 应用程序员
        4. 1.4.3.4. 用户
  2. 2. Chapter2.关系数据库
    1. 2.1. 2.1关系模型概述
    2. 2.2. 2.2关系操作
    3. 2.3. 2.3关系的完整性
      1. 2.3.1. 实体完整性
      2. 2.3.2. 参照完整性
      3. 2.3.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4. 2.4. 2.4关系代数
  3. 3. Chapter3.5.8 SQL各种操作
  4. 4. Chapter4.数据库安全性
    1. 4.1. 4.1数据库安全性概述
      1. 4.1.1. 4.1.1数据库的不安全因素
        1. 4.1.1.1.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问题
      2. 4.1.2. 4.1.2安全标准简介
        1. 4.1.2.1. TCESC/TDI:安全策略、责任、保证、文档
          1. 4.1.2.1.1. D
          2. 4.1.2.1.2. C(C1,C2)
          3. 4.1.2.1.3. B(B1,B2,B3)
          4. 4.1.2.1.4. A(A1)
        2. 4.1.2.2. CC
    2. 4.2. 4.2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1. 4.2.1. 非法使用数据库的情况
      2. 4.2.2. 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举例)
      3. 4.2.3. 4.2.1用户标识与鉴别
        1. 4.2.3.1. 静态口令鉴别
        2. 4.2.3.2. 动态口令鉴别
        3. 4.2.3.3. 生物特征鉴别
        4. 4.2.3.4. 智能卡鉴别
      4. 4.2.4. 4.2.2存取控制
        1. 4.2.4.1. 存取控制子系统
          1. 4.2.4.1.1. 用户权限定义
          2. 4.2.4.1.2. 合法权限检查
        2. 4.2.4.2. 常用存取控制方法
      5. 4.2.5. 4.2.3自主存取控制方法
      6. 4.2.6. 4.2.4授权与回收
      7. 4.2.7. 4.2.5数据库角色
      8. 4.2.8. 4.2.6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1. 4.2.8.1. 强制存取控制规则
    3. 4.3. 4.3视图机制
    4. 4.4. 4.4审计
      1. 4.4.1. 审计功能的可选性
      2. 4.4.2. 审计事件
        1. 4.4.2.1. 服务器事件
        2. 4.4.2.2. 系统权限
        3. 4.4.2.3. 语句事件
        4. 4.4.2.4. 模式对象事件
      3. 4.4.3. 审计功能
      4. 4.4.4. 审计分类
        1. 4.4.4.1. 用户级审计
        2. 4.4.4.2. 系统级审计
    5. 4.5. 4.5数据加密
      1. 4.5.1. 基本思想
      2. 4.5.2. 加密方法
        1. 4.5.2.1. 存储加密
          1. 4.5.2.1.1. 透明存储加密(内核级加密)
          2. 4.5.2.1.2. 非透明存储加密
        2. 4.5.2.2. 传输加密(计算机网络)
          1. 4.5.2.2.1. 链路加密
          2. 4.5.2.2.2. 端到端加密
    6. 4.6. 4.6其他安全性保护
      1. 4.6.1. 推理控制
      2. 4.6.2. 隐蔽信道
      3. 4.6.3. 数据隐私保护
    7. 4.7. 4.7sql server的安全管理
  5. 5. Chapter7.数据库设计
    1. 5.1. 7.1数据库设计概述
    2. 5.2. 7.2需求分析
      1. 5.2.1. 数据字典
        1. 5.2.1.1. 内容
    3. 5.3. 7.3概念结构设计
    4. 5.4. 7.4逻辑结构设计
    5. 5.5. 7.5物理结构设计
    6. 5.6. 7.6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6. 6. Chapter10.数据库恢复技术
    1. 6.1. 10.1事务的基本概念
      1. 6.1.1. 事务的特性 ACID
        1. 6.1.1.1. 原子性 Atomicity
        2. 6.1.1.2. 一致性 Consistency
        3. 6.1.1.3. 隔离性 Isolation
        4. 6.1.1.4. 持续性 Durability
    2. 6.2. 10.2数据库恢复概述
    3. 6.3. 10.3故障的种类&10.5恢复策略
      1. 6.3.1. 1.事务内部的故障
      2. 6.3.2. 事务故障恢复:撤销事务(UNDO)
      3. 6.3.3. 系统故障
      4. 6.3.4. 系统故障恢复(UNDO+REDO)
      5. 6.3.5. 介质故障
      6. 6.3.6. 介质故障恢复(重装备份并恢复到一致性状态+REDO)
      7. 6.3.7. 计算机病毒
      8. 6.3.8. 故障小结
    4. 6.4. 10.4恢复的实现技术
      1. 6.4.1. 10.4.1数据转储
      2. 6.4.2. 转储方法
      3. 6.4.3. 10.4.2登记日志文件
    5. 6.5. 10.6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1. 6.5.1. 恢复步骤
    6. 6.6. 10.7数据库镜像
  7. 7. Chapter11.并发控制
    1. 7.1. 11.1并发控制概述
      1. 7.1.1. 1.丢失修改
      2. 7.1.2. 2.不可重复读
      3. 7.1.3. 3.读脏数据
      4. 7.1.4. 并发控制主要技术
    2. 7.2. 11.2封锁
      1. 7.2.1. X锁
      2. 7.2.2. S锁
      3. 7.2.3. 一级封锁协议
      4. 7.2.4. 二级封锁协议
      5. 7.2.5. 三级封锁协议
    3. 7.3. 11.3活锁和死锁
      1. 7.3.1. 活锁
      2. 7.3.2. 死锁
        1. 7.3.2.1. 1.预防死锁
          1. 7.3.2.1.1. 一次封锁法
          2. 7.3.2.1.2. 顺序封锁法
        2. 7.3.2.2. 2.死锁的诊断与解除(普遍)
          1. 7.3.2.2.1. 超时法
          2. 7.3.2.2.2. 事务等待图法
          3. 7.3.2.2.3. 死锁的解除
    4. 7.4. 11.4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5. 7.5. 11.5两段锁协议
      1. 7.5.1. 两段锁协议&防止死锁的一次封锁法
    6. 7.6. 11.6封锁的粒度
      1. 7.6.1. 意向锁
      2. 7.6.2. IS
      3. 7.6.3. IX
      4. 7.6.4. SIX
NOTICE

这里还什么都没有呢喵~

CATEGORYS
TAGS